首   页 走进西乡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

人居环境提“颜值”增“气质”

峡口镇坚持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任务,以“四个三”工作做法,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增“颜值”、升“品质”、固“成效”,不断擦亮生态宜居底色,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。

坚持“三个步骤”,理清工作思路。外出学习明差距。组织各村(社区)支部书记分赴城固、留坝等地参观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凸显村,通过看变化、听做法、问细节,打破固有观念,学习先进经验,明晰自身差距。实地观摩拓思路。开展人居环境实地观摩活动,逐个村(社区)到、逐条主路看、逐条背街走,以“环境整治我来讲”形式,引导村“两委”干部立足实际,现场说想法、谈措施、献计策,不断拓宽方法思路。集中研判定方案。坚持“一村一方案”思路,召开集中研判会,结合各村(社区)短板、优势情况,针对性拟定整治任务、阶段节点、整体目标,并协调职能办所站负责同志会上提意见、作指导,推动方案制定更加精准有效。

突出“三项举措”,夯实整治根基。积极宣传发动。采取“支部推动、党员促动、党群互动”的工作方法,结合“三会一课”“主题党日”等活动,通过召开茶乡微讲堂、发放倡议书、院坝会、大喇叭广播等形式动员200余名群众参与,避免“干部干、群众看”两张皮现象。推动力量下沉。针对辖区外出务工多、劳力弱等问题,引导镇机关党员、双报到在职党员、党员志愿者等300余人全部下沉,主动认领任务、开展整治工作,化解人力不足难题。创新工作形式。建立“财政补一点、企业帮一点、村上出一点”模式,以村(社区)为单位,多渠道筹集资金,专款专用、公开透明,有效解决资金落实难的问题。

开展“三大行动”,抓实重点任务。开展脏乱清洁行动。采取主路干道“专人清”、背街小巷“轮流清”、房前屋后“自己清”模式,对各道路沿线进行拉网排查、综合整治,集中清理生产生活垃圾1000余吨,全力清乱保洁。开展全域绿化行动。构建全域绿色格局,以峡骆路沿线、村(社区)主街道、江塝茗园为重点,实施绿化、美化、亮化,并逐步向田间地头、村头巷尾、宅前院后纵深推进。开展设施完善行动。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建成大化粪池2个,累计完成户改厕700余户,逐村配备文化娱乐设施,满足群众日常需求;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村史馆、手工坊,不断拓宽服务效能。

健立“三项机制”,推动常态长效。建立定期评选机制。每季度各村(社区)开展“美丽庭院”“文明家庭”评选,同步在全镇两个社区集市开展“最美街巷”评选,按照“个人荐、群众选、支部推、党委评”方式层层筛选、逐级把关,以精神激励带动人人参与。建立人员定岗机制。按照“路长制”“河长制”“田长制”责任分工,推动镇机关干部分包片,村(社区)“两委”成员分包村内主干道路,党员中心小组长分包背街小巷,将100余名无职党员定岗定责,不断强化精准管理、日常管控。建立督导考核机制。推行“一周一专题调度,一月一观摩评比,一季一晾晒通报”常态化督导机制,将考核结果与党员评优评先、村(社区)综合考核等挂钩,压实责任、提高执行力,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