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的规定,现公布西乡县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。本报告数据统计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。
一、概述
2018年,我县认真贯彻落实《条例》,加强组织领导,明确责任分工,细化分解任务,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增强,有效地保障了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,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。
二、2018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任务分解细化落实情况
(一)着力加强公开解读回应工作。
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,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都及时公开,促进了依法行政和政策落地见效。建立健全并落实了社会公众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制度。制定出台涉及公共利益、公众权益的政策文件要对公开相关信息作出明确规定,使政策执行更加阳光透明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,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,推动政府部门依法全面规范履职。
围绕重点领域加大主动公开力度。强化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,突出做好中标结果公示、合同订立及履行情况、征收土地方案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等信息的公开工作。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公告、资格审查结果、交易过程信息、成交信息、履约信息以及有关变更信息的公开工作,努力实现公共资源配置全流程透明化。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、食品安全等信息公开。
围绕稳定市场预期加强政策解读。聚焦重点项目建设、乡村振兴战略、旅游三产水平、城乡协调、创新驱动、生态文明建设等我县重大工作部署,解读好相关政策措施、执行情况和工作成效。县政府各工作部门严格落实信息发布的主体责任,及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,为推动政策贯彻落实营造了良好环境。
围绕社会重大关切加强舆情回应。舆情风险防控意识增强,对涉及经济社会重大政策、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、冲击道德底线等方面的政务舆情,做到了及时预警、科学研判、妥善处置、有效回应。建立完善与宣传、网信、公安、通信管理等部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,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,提高政务舆情回应的主动性、针对性、有效性。稳妥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回应工作,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。
(二)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实效
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。按照《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工作的指导意见》(国发〔2016〕55号)要求,及时与市级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平台对接。公开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事项清单,推动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,实现办事材料目录化、标准化,让群众办事更明白、更便捷。建立完善网民留言、咨询的受理、转办和反馈机制,及时处理答复,为群众提供更好服务。
提升实体政务大厅服务能力。加强实体政务大厅建设管理,推动线下线上融合,统筹服务资源,统一服务标准,理顺工作机制,强化部门协调,群众和企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力争“只进一扇门”、“最多跑一次”,制订公布本县“一次办”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。推广“一窗受理、并行办理”模式,实行统一受理、一表填报、后台分办。加强实体政务大厅软硬件设施配备,优化力量配置,做好人员、设施、经费保障,结合群众办事需求灵活设立综合窗口,避免不同服务窗口“冷热不均”现象。建立完善激励约束制度,加强工作人员管理,严肃纪律作风,规范服务行为,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。
优化审批办事服务。开展办事服务信息专项检查,重点检查公开的办事服务信息是否准确规范、与实际工作是否一致等,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。围绕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及时公开企业开办时间、建筑施工许可审批时间再减少一半的相关举措、工作进展、改革成效等情况。清理并公开群众和企业办事需要提供的各类证照、证明材料,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办事指南,办事指南之外不得增加其他要求;办事条件发生变化的事项,应在完成审批程序后1个工作日内公开变更后的相关信息和具体实施时间。
(三)着力完善政务公开平台
强化政府网站建设管理。加强政府网站内容建设,丰富信息资源,强化信息搜索、办事服务等功能,做好网站常态化自查监测整改工作。完善政府网站安全保障机制,建立健全政府网站用户信息保护制度,确保用户信息安全。
用好“两微一端”新平台。充分发挥政务微博、微信、移动客户端灵活便捷的优势,做好信息发布、政策解读和办事服务工作,进一步增强公开实效,提升服务水平。按照“谁开设、谁管理”的原则,落实主体责任,严格内容审查把关,不得发布与政府职能没有直接关联的信息,信息发布失当、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整改。加强“两微一端”日常监管和维护,对维护能力差、关注用户少的可关停整合。
(四)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
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。严格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各项规定。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,建立健全受理、登记、办理、答复等流程,依法保障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,营造社会公众充分知情、有序参与、全面监督的良好氛围。
做好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。切实落实责任,扎实推进试点工作,把在行政权力、公共服务清单及办件公开标准化方面的探索,与“放管服”改革、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工作相结合,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,做到政务公开与日常工作运行紧密结合、同步运转。
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工作。政府信息公开前依法依规严格审查,特别是对公开内容表述、公开时机、公开方式的研判,避免发生信息发布失信、影响社会稳定等问题。依法保护个人隐私,除惩戒公示、强制性信息披露外,对于其他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,公开时去标识化处理,选择恰当的方式和范围。
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。对教育、社保、住建、环保、文化旅游、医疗卫生、交通、金融等主管部门加强分类指导,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公开群众关注的办事服务信息。
三、本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
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转交县政府办理的代表建议共90件,其中重点建议3件,截止8月底,所有代表建议均已办理完结,代表满意率98%以上。其中,建议内容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(A类)22件,占24%;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(B类)61件,占68%;因目前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待以后解决或只作解释说明的(C类)7件,占8%。
县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转交县政府办理的委员提案共97件,其中重点提案4件,分别由21个部门和单位承办。截止8月底,委员提案办理结束,各承办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认真回访。回复率达100%,办结率、满意率达到98.5%以上。
四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及公开平台、载体建设情况
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,全县通过西乡县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454条。其中新闻类信息5628条;信息公开7826条,内容包括统计信息、人事信息、财政信息、财政预决算、应急管理、应急工作、监督检查、环境保护、公共卫生、城乡建设、政府领导、政府机构、政府文件、规划计划、政府工作报告、政府采购、工程招标、中标公告、三公经费等20类信息。政府信息主要通过政府网站进行发布,辅助方式有官方微博、微信,县电视台,便民公告栏及其他便民渠道。
五、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
2018年,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而产生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。
六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及收费与减免情况
2018年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4件,涉及房屋拆迁、统计数据、“三公”经费、扶贫项目、行政处罚等,相关部门、镇结合政策规定和我县实际,全部按时向申请人予以回复。
2018年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没有收取任何费用。
七、存在的问题、改进措施及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计划
一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距离;二是公开的形式不够丰富,公开的实效有待加强;三是公开政务事项的程序和内容还有待明晰。
2019年,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政务公开工作:一是加强《条例》的学习和宣传,持续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,加强决策、执行、管理、服务、结果公开。二是扩大公众参与、加强政策解读、回应社会关切。三是继续加强政务公开渠道建设,并按照全市网站集约化建设的要求做好网站数据的迁移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