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   页 走进西乡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

2024年西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2024年西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

      

2024年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有效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,农业生产保持平稳,工业生产稳定增长,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,消费市场增长稳定,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向好。

一、    

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按不变价格计算,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5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1%;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7%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.15%

生产总值中,第一、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22.1%24.8%53.1%。与上年相比,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0.7个百分点,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6.5个百分点,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5.8个百分点。

二、农    

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.5%。其中,农业产值增长6.1%林业产值增长10%牧业产值下降2.1%渔业产值增长7.6%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4.2%

2024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

产品名称

单位

总量

增速(%

粮食

103704

2.2

  夏粮

17647

1.2

  秋粮

86057

2.4

油料

26474

5.5

蔬菜及食用菌

153928

5.1

茶叶

16780

5.7

中药材

14845

21.9

烤烟

2918

7.3

水果

11573

7.1

肉类总产量

37778

-15.3

  其中:猪肉

34614

-15.9

禽蛋

5755

0.8

存栏

25273

-25.0

生猪存栏

255435

-15.7

羊存栏

39660

-18.9

出栏

11443

-9.6

生猪出栏

415174

-17.1

羊出栏

43726

-3.7

家禽出栏

万只

43.09

-15.6

粮食总产量10.37万吨,增长2.2%;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5.39万吨,增长5.1%;园林水果1.16吨,增长7.1%肉类总产量3.78万吨,下降15.3 %生猪出栏41.52万头,下降17.1%;牛出栏1.14万头,下降9.6%;羊出栏4.37万只,下降3.7%;家禽出栏43.09只,下降15.6%12月末,生猪存栏25.54万头,下降15.7%

粮食播种面积40.02万亩比上年增长0.26%其中,夏粮9.55万亩,减少1.3%秋粮30.47万亩增长0.6%油料种植面积16.03万亩比上年增长1.7%茶园面积34.35万亩,比上年增长1.2%果园面积2.41万亩,比上年增长11.8%。蔬菜种植面积8.94万亩,比上年增长4.7%中药材种植面积2.89万亩比上年增长9.2%

三、工业建筑业

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.4%其中,轻工业产值增长3.2%重工业产值增长22%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1%

从三大行业看,采矿业产值增长26.6%,制造业产值增长6%,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0.7%

分产业看,铁矿采选业增长39%,建筑装饰用石开采业增长6.2%,食用菌加工增长73.3%,稻谷加工业增长16.6%,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业增长6.7%精制茶加工下降6.1%,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.7%,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.9%,水力发电下降19.4%

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0.6%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.7亿元,增长8.5%

2024工业主要产品产量

产品名称

计量单位

总量

增速%

大米

110409.8

21.1

精制食用植物油

38092.4

-38.7

鲜、冷藏肉

1950

-0.2

精制茶

5997.9

36.4

饲料

3514

56.7

水泥

727723.6

24.5

商品混凝土

立方米

238623.5

0.9

万块

2960.2

-81.9

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

立方米

1136503

18.3

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9户,增加值同比增长14.7%。产值增长16.2%。其中,建筑工程产值增长16.3 %,竣工产值增长93.8%

资质以上建筑业共签订合同额31.97亿元,比上年增长24.9%。其中,当年新签订合同额21.07亿元,增长55.4%,新签订合同额占全部合同额的比重为65.9 %

四、投资房地产

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.4%民间投资增长5.4%,民间投资占比69.9%

固定资产投资中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7.4%;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.1%;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.2%。分领域看,工业投资增长27.7%技改投资增长723.7%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%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4.4%

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238.54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9.5 %。房屋销售面积13.16万平方米,下降23.9 %。截止2024年末,待售面积28.96万平方米,增长2.7 %

五、交通、邮电

公路总里程3154.72公里。其中,高速公路93.6公里,国道(G316G210103公里,省道242.84公里,县道313.10公里,乡道223.54公里,村道2178.63公里,215个行政村(社区)全部实现通村公路。公交线路8条,年末运营公共汽车112辆,出租汽车100辆。

拥有航道113公里,其中,汉江五级航道50公里。有9个渡口和14个客货码头,拥有客货运输船舶30艘。

全社会用电量58919.55万千瓦时,增长12%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1834.15万千瓦时,增长11.7%行业用电量27085.4万千瓦时,增长12.4%。行业用电中,农、林、牧、渔业用电量增长23%工业用电量增长12.7%,建筑业用电量下降17.7%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增长4.1%,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增长10.8%

六、贸易、旅游
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.1%其中,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.2%

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%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.2%。按消费类型分,餐饮收入增长5.6%商品零售增长8.5%

批发业销售增长8.8%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0.3%住宿业营业额增长8.8%餐饮业营业额增长9.1%

全年实现外贸出口3178万元,同比增长2.9%。电商网络交易额37.27亿元,增长12.5%

全年接待游客466.42万人次,增长6%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,增长25%

七、财政教育科技

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.71亿元,同比下降20.8%。其中,税收收入1.01亿元,下降29.4%,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8.8%;非税收入0.71亿元,下降4.1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.65亿元,增长0.03%。民生支出30.83亿元,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6.5%

共有各类学校128其中高级中学3职业高中1初级中学10九年制学校12小学27教学点16,特殊教育学校1所,幼儿园58

  县高级中学招生2648人,在校学生7758毕业2544人,专任教师482。职业高中招生244人,在校学生1253人,毕业360人,专任教师58人。初级中学招生4034人,在校学生11975人,毕业4168人,专任教师1180人。小学招生3832人,在校学生21956人,毕业4034人,专任教师1209人。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65人,专任教师18人。幼儿园招生2400人,在校学生8832人,毕业3837人,专任教师391

全年专利授权81件。其中,发明专利授权7件,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0件,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4件。

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(上年度)2420万元,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(上年度)0.17%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(上年度)2373 万元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经费投入强度上年度0.39%

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
文化馆1个,文化站17个,影剧院2公共图书馆1个,智慧书屋3个,图书藏量9.5万册。

拥有各类医疗机构394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县级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民营医院5社区服务中心1卫生院22村卫生室322其他卫生所、门诊部)4个体诊所37卫生机构床位2720张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350,其中:注册执业助理医师1077人,注册护师护1267人。

体育场馆1体育健身场地147块,其中农村102块,城镇45块。

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

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3天,优良率91%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.902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43ug/m3,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;细颗粒物(PM2.5)平均浓度29ug/m3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;二氧化硫(SO2)平均浓度5ug/m3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;二氧化氮(NO2)平均浓度15ug/m3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;一氧化碳(CO95百分位浓度1.2mg/m3,符合国家24小时均值级标准;臭氧(O390百分位浓度112ug/m3,符合国家8小时最大均值二级标准。降尘量平均为4.23/平方公里·月,符合省控标准(18/平方公里·月)。未检出酸雨。

全县监测的汉江、牧马河和泾洋河10个断面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为(较好)噪音主要来源为社会生活噪音

全年能耗总量48.22万吨标准煤,能耗总量增减率0.71%单位GDP能耗降低4.52%

全年发生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。

十、人口民生和社会保障

2024年末,全县户籍总人口407251总户数154568其中男性214523人,占52.68%;女性192728人,占47.32%。人口年龄构成为017岁人口66355人,16.29%1834岁人口72838人,17.89%3559岁人口169669人,占41.66%60岁及以上人口98389人,24.16%

城镇人口164589人,占40.41%;乡村人口242662人,占59.59%。出生人数2121人,其中男性1064人,女性1057死亡人数3301人,其中男性1927人,女性1374人。

2024年末,全县常住人口31.5万人,人口出生率为6.39‰,死亡率为8.02‰,自然增长率-1.63‰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4.16%

据城乡居民收支调查,全年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82元,比上年增加1468元,增长6%。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68元,比上年增加2031元,增长5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0元,比上年增加1081元,增长7.1%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.59:1

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6691元,比上年增加958元,增长6.1 %。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125元,比上年增加1009元,增长4.8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420元,比上年增加910元,增长7.3%

  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4.13万人,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18003525111768911904人。新增城镇就业人3533人。

  年末享受城市低保948户、1229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108.08万元;享受农村低保9781户、17434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9676.01万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8所,年末养老服务机构在院人数1333人。

  释:

[1]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。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。

[2]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。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,均按现价计算。

[3]本公报中,旅游和文化事业数据来自县文化旅游局;公路里程车辆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用电量数据来自县供电分公司;财政税收数据来自财政局;教育和体育数据来自局;科技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;卫生计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;环境保护数据来自汉中市生态环境局西乡分局;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;社保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县医疗保障局、县养老经办中心;社会保障数据来自民政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